网络知识素养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新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应科学系统推动未成年人新媒体素养教育。
所以,我们选取了现在最常见的,对安全影响最大的10件事,希望能起到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技能的作用。
一、微信朋友圈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
微信在未成年人常用网络社交工具和应用中占11.8%,很多人已经习惯在微信上记录自己的饮食、地点、风景等等生活中的一切。
尽管“朋友圈”只有好友才能看和评论你分享的照片,然而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却留有一扇“后门”,一旦“附近的人”被启用,即便不是微信好友,你的10张照片也会被非好友的陌生人尽收眼底。很多微信用户并没意识到这扇“后门”的敞开会导致自己隐私的外泄。
以朋友圈为例,首先点击“找附近的人”功能,然后选择“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最后在设置项,关掉“允许陌生人看10张照片”的隐私设置。
二、小心微博相册、签到、足迹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青少年(61.6%)使用微博,高于整体网民(54.7%)。未成年人在进行网上交友时,32.3%会公布真实姓名,公布学校名称(20.9%)、电子邮箱(18.4%)、照片(15.5%)、班级(12.1%)、手机号(7.3%)等易直接定位和识别的个人信息者也有相当比例。
有很多人选择在周末或者长假外出旅游,并且微博直播旅途,不断晒风景、个人照。大家在晒快乐的同时别忘了保护自己隐私,不要在微博上泄露出游时间、人数等信息。如果要发布的话最好也是对现实好友分组可见。
三、慎用公共场所免费网络
现在青年人聚会,到了餐厅或者咖啡馆,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拿出手机搜索免费无线网络。
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一点,在公共场所用一台电脑、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就搭建了一个不设密码的wifi。如用户使用该wifi,不法分子就可以盗取手机上的资料。
1、在使用免费WiFi的时候,要看准WiFi的提供者。最好像是在机场或星巴克是有加密的认证的,需要密码才能登录。
2、在一些公共区域,尽量不使用带有个人帐号和密码信息的软件。
四、不乱扫二维码最好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这类工具可以自动检测二维码中的信息,从而判断其是否含有安全威胁。
五、小心恶意软件
现在网络搜索很方便,但是过于方便的同时也意味着信息量庞大而难以甄别,在下载软件前最好先做调查,看评论,不要搜到哪个就点击哪个,避免进入不合法的软件站点下载,最好使用新版的反病毒软件。
恶意软件的主要危害中,资费消耗、隐私窃取和恶意扣费位列前三。这些恶意软件可在后台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话记录、电话号码及短信等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指定服务器,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六、禁用游戏内置收费项目
很多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逐渐已经习惯在闲暇时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来进行游戏娱乐,但是玩游戏的同时也有几点要注意。
首先,不要把银行卡跟账户相关联。有时候不经意间的点击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扣费,所以要从根源上断绝扣费的问题。其次,去官方商店下载游戏,下载之前可以查看评论,如果发现该游戏有类似的问题则建议不要安装。
很多扣费代码是内置在游戏中,不用通过用户审核便直接扣费。用户在遭到恶意扣费以后不会收到提示消息,而只能通过查询电话消费记录方可知道,这对于一般不会查询账单的用户来说便无从所知。
七、网络购物应谨慎
享受网购便利的同时不要忘记以下几点:一定要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认真核查卖家信誉度,不要被刷出来的高信誉所迷惑;不要被低价迷花眼,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票据、聊天记录要保存;收货后要当面拆开确认。
八、合理使用网银
使用网银时有几点一定要记牢:绝不告诉别人密码;使用U盾、绑定手机;手工输入正确网址登录网银,并将之添加到收藏夹,不要通过超链接或搜索引擎访问银行网站;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并及时升级系统补丁;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中的链接。
九、山寨APP防不胜防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程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个APP商店中,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新APP加入,其中隐藏了不少的山寨者通过使用与热门应用相似的名称获利,甚至会在山寨产品里暗藏“炸弹”。
1、要在可信度较高的官方商店下载。
2、仔细识别下载量及用户评论,一般来说下载量最大的APP是官方的几率最大。
3、认真查看开发商资料及其所属的其他产品,因为大多数山寨APP都是单一产品。
以“淘宝”APP为例,有的山寨版只是将正版的橙色改成了橘红色,除了色差之外,客户端标识细节完全一样;有的山寨版则只是把标识上的“淘”字换了一种字体。而且,这些软件下载次数并不低,有的甚至有十几万的下载量。
十、游戏装备小心买
在游戏中购买装备等物品进行网上交易时,应尽可能采取现实中的“一手交钱一手交物”或“先收货再付款”模式,尤其要警惕所谓网上先行支付押金、保证金等情形。要注意核对支付平台或网上银行的相关网址,避免登录钓鱼网站。最好能将支付平台或网上银行的网址予以收藏,避免误登。同时在电脑上安装适当的防毒软件,以充分降低交易风险。
调查显示,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其中,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含10岁)的学生占到61.8%,28.1%的未成年人在7岁之前就开始接触网络。很多学生家庭拥有手机(92%)、电脑(82.7%)、平板电脑(25.3%)等一至多种可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近八成(78.4%)未成年人曾使用移动终端上网,高于全国整体网民(74.5%)。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重视为青少年创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然而,网络空间和虚拟世界中,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同样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信息时代,网络对于每个家庭成员包括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少年上网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是不可回避、也是不可能杜绝和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