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是武术的发源地
1、中国是武术的发源地。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就运用了武术。唐代,十三棍僧救唐王,已传为佳话。到明、清时,武术逐渐成为风靡我国的一大神秘传奇。在长期的宫廷高手和民间豪杰推动下,通过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了武术的价值功能。武术不仅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和谐,而且还积淀了极其深厚的武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已不仅仅是武术了。
2、从经济角度来说,武术以“武”为生,诸如京剧里的武生、军队里的统领、行走江湖的武术班子、大内高手、护家大院等莫不以武术养家糊口,立足生存。古代,无论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抑或在国运昌盛之时,武术为国之稳定、富强之基石,成为国家的定海神针;武术的发展,也可造福一方百姓的富裕和安宁。
目前,全国有武术馆校12000多家,武术已成为世界上的最大的体育运动之一,成为人们强身健体一种重要活动项目和内容。从过去的镖局、马帮、保安,到如今的特警、特种部队,武术已成为一种市场职业。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河南郑州少林寺这一区域,学习武术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不下几十万人,这么大的“蛋糕”自然也富裕了当地居民和周边村民。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武术馆(校)的日趋繁荣,又将武术的品牌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而且使武术在影视业及第三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广。
3、从社会功能看,武术已不只是蹦跳打拳踢腿的一般形式了。以武会友,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和风尚,如康林武术大会、中泰拳王争霸赛等赛事,其外在形式已远远超越了简单的会友及原有的意义了。只是以武术为由头,邀三五新朋挚友相聚,聚五湖四海朋友华山论剑,一番比较,可拼得你死我活,也可谈天论道,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串聊,在相互论道中缓缓地品味武术,让其注入了浓浓的情谊,舒缓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以武会友,可以说,是武术在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和现今市场经济情况下的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了解、相互提高、相互升华的手法和方式。不少影视业花巨资筹建武打基地,旨在交流人才,对有武术功底的人才互通信息,沟通渠道,发现商机,在武术圈子里化解或缓解各种矛盾,在浓浓的情谊中为影视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以武作礼,这不仅是平民百姓礼尚往来的重要礼数,更是达官贵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中的一种独特礼数。据资料记载,早在盛唐年间,大唐武将对周边国家来唐人员,尽以武术抱拳礼恭请施礼。不难看出,当初的武林中人是怎样的一种胸怀。这种豁达大度明亮的气度,不仅仅是武术礼节,更重要的是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中国人民对外的友好情谊。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了。在深入探究武术的社会功能中可以看到,尽管武术在外表形式中已多种多样化,但其精髓始终围绕着一个“和”字。“和”是武术文化的核心。武术提倡武德,提倡修身养心。武术在人与人之间倡导的是和睦相处,人与社会之间倡导的是和平共处,人与自然之间倡导的是“天人合一”,和谐同处。一个抱拳礼,能联络相互间的情谊,品出社会和谐,这足见武术的社会功能及神奇的魅力。
4、从文化功能看,武术最早从人类和大自然的搏斗中转化而来,后进入寺院禅门,又逐步融儒、道、释诸家为一体,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东方文化。武术本是无情物,从无形转而变成有形,讲究“仁、义、礼、侠、忠、德、智、勇”等修养、操守和品位,从而具有情和义的不同境界。
在古往今来的一些文人墨客看来,武术是物质的、自然的,但又是精神的、心灵的。武术可以强身健体,武术可以启迪心扉。在优雅的环境里,武术不是简简单单的武术,而是一种腾挪驰骋,让三山五岳开道,武者仗剑走天涯有独步天下的高雅情趣。咏武雅作应运而生,始见“孙娘舞剑”。我国四大名著中 ,有其三与武术相关。形容某英雄豪杰,必赞其仪表堂堂,一身豪气,盖世英雄,刀枪无敌,有万夫不当之勇。唐代李白有“沧海得壮士,椎秦搏浪沙”等诗句,宋代陆游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少携一剑行天下”,“少年志欲扫胡尘”的报国壮志和“陆生少日心胆壮,万里凭陵寄疏放”等诗歌,道出了陆游对武术的一片深情。还有一首《短歌》:“念昔少年日,从戎何壮哉。最怀清渭上,冲雪夜掠渡”则是一心准备杀敌报国之情怀,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岳飞的《满江红》这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诗句,把武术升华到一种志存高远的意境,显示出由实用到审美的精神嬗变,可见武术文化底蕴之深厚。还有,武林界最流行的一则“相互切磋”,也很值得玩味。可见,武术在武术人心目中是如此神通广大,在修身悟道中又如此别具一格。这就是武术之道特有的境界,这也是武术文化的另一种魅力。
二、长春武术的保健及各项功能
1、从保健功能看,我们所知道的少林、太极、八卦掌、静坐养身等武术原理,穿越漫漫的历史长河,经受药用、食补等历程,而药用则是悟道的发现和利用的起因。中国著名医学家华佗的“五禽戏”里记述了武术的健身作用。据记载,武当山开山鼻祖张三丰运用武术太极修身养性,活了212岁。中国古代用“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命名传统武术。太极动作柔和缓慢,势势相连,运动连绵不断,要求动作和意念相配合,以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兼以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从中可以看出,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了解运用武术的太极价值并应用到人的养身治疗之中了。再者,由于从维持人的正常状态出发,把减少消耗、加强再生、保持顺畅、维持稳定作为养生的重要环节,要求“适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养,房事有节,注意形体锻炼,防止病邪侵害”,并用“气功养生、食饵养生、医药养生、四季养生、起居养生”,其养生作用和理论远播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国外。蒙古和藏族等游牧民的饮食多食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之物,而武术少林、太极、摔跤等运动,可以消耗大量的大卡和脂肪,降低胆固醇。武术的功能恰好弥补了北方游牧民族饮食结构的生理需求,这就使得武术摔跤成了这些少数民族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正因为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武术交流大会,才会有许多人慕名到中国习武学艺,才会有许多高手约定的“华山论剑”之美谈了。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生态,享受品质生活,这就使武术在广大民众养生保健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武术在普通市民中有着广泛的喜爱和流传。一代伟人邓小平曾说“太极拳好”,这更让中国的广大民众掀起了太极潮流。2008年中国承办的百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有2008人集体汇演武术太极拳,把晚会推向了新的高潮。
三、结束语
武术源于中国,武术属于世界。正因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民众都对中国的武术十分敬佩,对中国武术一代传世名人李小龙尊敬有加,将中国武术看作是中国在火药、造纸、指南针、印刷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术的文化价值功能将进一步拓展,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