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形式逻辑》认为:“概念有两个重要方面,这就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温力在《中国武术概论》更确切的表述:“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该事物赣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吉林武术学校,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上位武术学校概念就是与外延相同性质的一种概念。按照逻辑学中的观点,可以将武术内涵、外延和上位概念综合为以下几点:
(1)存在“技击”这一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根本特点,这是其内涵;
(2)有套路演练的运动形式和其他非套路形式的对抗运动,这是其外延;
(3)是民族文化遗产,是体育项目,这是其上位概念。
在此基础上,讨论武术的概念的表述应该是比较清楚了。
(二)武术概念分析
1武术的内涵问题
武术的内涵(即本质属性,或者说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是技击性,可从如下几点论证。
(1)从字型上分析。拆开“武”字是“止…‘戈”二字,常任侠在《中国古典艺术》一书中提出:“武字甲骨文篆文均从戈从止,金文亦从戈,作人持戈、持干、持戊前进的样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日: “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意思是打了胜仗,收兵回营。“戈”是兵器,“止”是停止之意,整个武字是停止打仗之意,实质上此种解释并非“武”字本意。据(《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议,“止下基。象舯(革)术出有耻。故以止为足”。“以止为人足之称与以子为人之称正同”,也就是说草木为止,引申为人足为止,足即指人也。古代文字专家都认为止是足,足亦指人也,所以常任侠在《中国古典艺术》一文中理解为像人持戈前进或者荷戈出征打仗的意思,是有其文字依据昀。“止”在用法上有禁止、阻止之意t戈就是搏击中的武器,寓有矛盾之意。
“衍”从行术声(《说文解字》),把“术”写到行中就成了“衔”,甲骨文中的“术”如图“矗”,金文中的“术”,战国的陶文中的“术”如图“号;”,均像四通八达的街中的十字之道,如此看来,“术”的含义是后人引申的,引申为技术方法的意思。
按“武”、“术”二字的字形演化、引申的内涵议,“武术”即搏击的方法和手段。
(2)从字义上分析。“武”字可解释为“威力服人”之意,也可解释为“讲武论勇”之意;《辞海》注释为:“干戈军旅之事”;术即整军经武的方法和技术。《韩非子-定法》:“术者,……操
彖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札记·乡饮酒义》:“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武术从字义上讲是一种击、力、技、法的方。
(3)从武术的内容分析。武术的本质特征是技击,武术的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均充满了攻防技击内容。<L记》中称此内容为“执技论力”,《苟子》和《汉书》中叉叫“技击”,自祝以后又称“手搏”之技,《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写到“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步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番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
斜闪……”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渤海马三在武术文稿中总结岳山派八极拳时称八极拳就有六大开、四大法、八大招、十二路、六肘头等,光招法就有大招、小招、虚招、实招、单招、活招、绝招、变招、攻招、巧招等+二种之多,这已充分说明武术中的攻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本质特征已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