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功法,特别是内功的出现与中国古代行气术进入明代以来的空前繁荣有直接关系。自明代开始,气功出版物大量涌现,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历代的总和。也是在这一时期,古代导引术在经历了宋元时期的低潮后,进入明代也掀起了一个高潮。
中国古代武术的功法可以分为练内和练外两大部类,也就是武林中人们常说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练内,就是改善习武者的意念、气息、脏腑、经络、血脉等方面的状态,达到“内壮”;而练外,则是增强骨骼、筋腱、肌肉、皮肤等部位的机能,以求外壮。练内是练外的基础,而练外又将雄厚的内功转化为强大的技击力,这样,内外结合,相辅相成。
《杨氏太极拳谱》中的一段话将这种关系说得十分清楚:“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了力气的来源,自然就会知道“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太极拳谱》卷七《杨谱:清代杨氏传钞老谱》)
因此,太极拳的练功要“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太极拳谱》卷八《杨谱:清代杨氏传钞老谱》) 陈式太极拳家陈鑫(公元1849—1929年)也说:“打拳也是运其任督二脉,使之顺逆往来循环无间也。”丹田是“生气之原,不归于此,则小势之动气必渐竭而运动无力矣。”所以强调练气。(《太极拳图画讲义初集拳谱》) 就是以攻坚打硬称著的少林拳法,也同样重视这种内外结合的修炼:“无论练功习技,首须养气,气沛则神完,神完则力足。”(《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摘要》) 总的说来,武术这种内外合一的练功思想与实践,就是要让习武者的意、气、力、身四者有机配合,融为一体,内功和外功相互作用,做到“内壮外勇”,从而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发力。 这样的力就不再是肢体的拙力、僵力、蛮力。拙力、僵力、蛮力看起来气势汹汹,却不过徒有其表,打击的力度仅限于人体的表浅部位,而中国武术内外功结合而发出的力,绵远深厚,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这样的力有极大的穿透性,可以透过皮骨,直逼脏腑,打击效果远远超过没有功夫的拙力。 内功主练精、气、神,强内固本,如洗髓经、易筋经等;外功主练身体之灵活、协调、力量和身手桩步,以提高自卫与攻击能力;硬功主练身体各部抗坚击硬之功力,如铁布衫、红砂掌、一指禅、上缶功、石柱功、排打功等; 轻功主练轻身腾跃与超距之能,如跑墙游墙等;气功有养气与练气之分,养气功主要为坐禅等静功,以调息养神。练气即指武禅结合的动功,以活血助力。尽管功法各有所长,但是由于练功总的指导思想是强调整体,即内外合一,神形俱练,因此各种功夫在练法上也多有交叉,极少是纯粹练内或练外的。